原标题:参观事实孤儿的“梦想小屋”
临近年尾,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张村,有浓浓的年味。然而,11岁的小茜(化名)似乎并没有同龄人那样的兴奋和期待。“元旦和和平日没有区别,或者只有我,爷爷奶奶,奶奶(爷爷的妈妈)。”小茜说。
小西妈妈年轻时在外打工,婚前生下小西。小茜只有两三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失踪”了,再也没有她的消息。小茜的妈妈把她交给奶奶曹小兰抚养,之后就很少回来了。多年来,全家靠小茜的爷爷在外打工生活。
由于小西的母亲没有失踪,也没有完全断绝与家人的联系,小西不能纳入孤儿保护范围。她成了事实的孤儿。
小溪的家乡黄桥镇是中国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1940年,“黄桥决战”就在这里打响,当地人热情支持前线。这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榜样。多年来,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对革命老区的准确援助。像小西这样的孤儿是政府关注的焦点。
2018年2月,针对部分遇险儿童认定程序复杂、保护不完整、不充分等问题,泰兴市9个部门明确了事实孤儿的范围,细化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为事实孤儿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泰兴成为中国第一个将事实孤儿纳入政府福利保护的城市。
2020年10月,团江苏省委启动了对事实孤儿的“梦想改造”关爱工程,为他们建造了“梦想小屋”。小茜的班主任康琪了解到信息后,马上想到了小茜。消息传出后,黄桥镇的工作人员迅速进行了家访。小西的老房子建于1987年。30多年了,房子没修过,符合要求。
经过近半个月的建设,“梦幻小屋”已经装修完毕,屋顶已经修好,床单窗帘都换成了小西喜欢的粉色。
经过环境检测,小西留在了“梦之屋”。在明亮的灯光下,她抚摸着崭新的书桌和书架。那天晚上,她躺在一张柔软的大床上,失眠了。搬进小屋的第三天,小西拿出她收藏的素描纸和蜡笔,为这个“梦想小屋”画了一幅画。
2月3日,小西和《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的记者一起参观了她的闺房。她介绍了房间里的陈设,并出示了期末考试成绩:语文91分,数学95分,英语93分,在班里名列前茅。
但一提到父母,小茜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沉默了一会儿,她低声说:“我对他们没有印象,也没想到他们会回来看我。”
这已经成为家庭的核心。64岁的曹小兰一提到女儿就忍不住哭了:“我女儿十几年没回来两三次了。每次急着看一面,这几年都没有家。”
每天早上6点,我爷爷就去附近的工地上班。奶奶开始生火,烧开水,做饭。早饭后,曹小兰会开始照顾快90岁的婆婆。懂事的小西,总是早早的铺床,把一天需要的课本文具放进书包里。奶奶吃完早饭,曹小兰骑着电动三轮车送小西上学。
之前家里的大圆桌是小茜的桌子。每天晚饭后,小茜总是把桌子擦干净,然后把课本放在桌子上。屋顶上老式灯泡发出的光让她忙着写作。她希望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帮助她的祖母分担家务。这几年我奶奶身体不如以前了,头晕等很多疾病“找上门来”。扫地洗衣服等家务活成了小茜的特别“课外活动”。
“放下书,一边做家务一边改变主意,挺好的。”洗衣服的时候,小茜一劳永逸地把“压力井”压下去。装满一盆水需要五六次,这也需要小女孩用力
据班主任康琪说,皮肤黝黑的小茜懂事上进。小西是学校组织的读书、作文等各种活动的“积极分子”。放学后,小西经常去办公室询问各种学习方法。
"她比同龄人有着更加成熟和冷静的个性。"康琪说。正因为如此,小茜身边有很多朋友。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和小西组成一个小组。
不过,康琪有点担心。学校评估助学金时,需要学生提交材料。康琪发现小茜希望得到助学金,帮助爷爷奶奶分担一些费用。但对于家庭情况,小茜不愿意提太多。
“梦之屋”建成后,周围的人发现小茜比以前开朗多了。
除了为事实孤儿建造“梦想小屋”,江苏省团委还提出了“136”工程支持体系,并建立了3
项结对机制,开展“春夏秋冬知行”等6个关爱项目。各级团组织落实“一对一”结对联系要求,建立“月走访、季关爱”工作安排。同时,团委相关工作人员实现了对困境青少年群体常态化精准保障。“梦想小屋”建成后,家里隔三差五会有当地的政府工作人员过来,黄桥镇团委书记杨溢更是与小曦“打成一片”。
寒假到了,康琪与小曦通过几次电话。电话里,小曦主动介绍起家中近况,从外婆身体的恢复情况,到最近生活中发生的趣事。她说,自己的新年愿望是“希望学业更上一层楼,希望外公外婆的身体健健康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