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师范专业录取分数走高 教师职业是真热还是虚火

作者: 2021-07-26 浏览:

原标题:教师专业录取分数线更高教师职业到底是真火还是虚火

上周,广东媒体报道称,该省本科院校预审批工作已经完成,共有10287名学生被录取。其中,1,600名学生参加了教师特别方案,1,122名学生参加了健康特别方案。从分数来看,公费师范生的专业很受欢迎。从第一次备案来看,备案的最低排名普遍高于去年。

中青报和中青网记者发现,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广东。

在浙江省东北师范大学的招生中,很多师范类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位置也有了明显的提升。7月21日,天津宣布全市普通本科A阶段录取,师范类院校也受到天津高考考生的青睐。为避免炒作高等级考生录取,天津市未公布普通本科批次高等级院校专业组分数。这种“高分”的上限定在690分,清华、北大等顶尖大学后面没有具体分数,统一标“690分以上”。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其在天津的最低分数线为688分,距离“高段”仅差2分。此外,天津华东师范大学的最低分数线为674分,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分数也在660分左右。

“这一现象直观地表明,师范院校和教师逐渐成为考生的首选,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教授表示,背后的原因也很明显。一个原因是,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提高教师待遇的政策,旨在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师的专业吸引力不断增强。

专家的判断与官方评估一致。今年年初,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于发友介绍了中央四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实施的第三方评估情况。评价显示,教师专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前30%学生申请教师教育的比例从2018年的18.3%上升到2019年的33.4%。

另一个原因也很明显。“最近两年,不确定性成了关键词。”张爽说,疫情和国际关系的对立都影响了许多职业。在这种情况下,稳定性强、待遇高、社会地位好、寒暑假多的教师职业吸引力有所增加。

某个专业或者某个类型的大学比较热门,会率先向就业市场释放信号。老师也不例外。最明显的例子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教育市场的火热,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数量一直在上升。

2019年上半年全国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290万人,2019年下半年报考人数突然上升到590万人,全年参加考试人数近900万人。2020年,这个数字还会继续攀升。

据媒体报道,6月15日,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成绩公开查询,随后#教学面试成绩#的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同时,记者发现微博中与“教师资格证”相关的话题阅读量极高,例如#教师资格证#阅读量超过78亿,教师资格证#笔试阅读量也达到29亿。教师资格考试的普及可见一斑。一些组织预测今年申请人数将超过1000万。

就业市场的信号也将推动高校专业的申请。特别是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是

但不少专家指出,理性对待这些“后起之秀”和“热点”是必要的,因为选择学习教师专业,取得教师资格证,只是让“教书”成为可能,一个人最终能不能进入教师队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高考志愿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游戏色彩。比如某一个学校某一年的高分数线,很可能会影响考生第二年对学校的选择,也会影响今年的分数线。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想到的是“能否考上这所大学”,而不是真正的职业选择。

“因此,不能单纯通过录取分数线的变化来判断相关专业的冷热。”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随着“平行志愿”的实施,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录取分数仍会有起伏。“这只是志愿服务带来的起伏,但并不能真正体现职业吸引力。这必须理性对待。”

在梳理数据时,记者发现,近年来也出现了师范院校在“破档”名单上“抢先前排”的现象,也就是说,部分师范院校会对招生计划不满,再次志愿。此外,虽然教师资格考试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几千万的数量级,但有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并没有颁发

达地区教师队伍依然存在着缺口。

“某一年份、某一地区出现的情况并不代表全局。”张爽说,不过,这种现象确实说明,目前我国教育发展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仍有不均衡的情况,部分地区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这是亟需关注的。

熊丙奇认为,教师职业是否真正具有吸引力还要看那些报考了师范专业、考了教师资格证的人最终有多少真正进入了教师队伍。

1000万考证的背后是近千万的高校毕业生,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考研和考证的人数都在快速增加。不少非师范毕业生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是给今后求职多一个选择。“也就是说,教师资格考试热折射出的更多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熊丙奇说。

无论怎样,越来越多优秀人才有了选择教师职业的倾向是利好消息,正如张爽所说,这样可以从“入口端”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同时,教师教育本身也在面临转型,教育受到全民重视、信息社会的多重挑战、家校社共育格局的形成,都对教师素养的全方位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培养未来之师任重道远!”张爽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实习生 唐仁章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
THE END

相关资讯

欧陆平台-网站|首页
国际古地理学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
今日开笔!陕师大连续16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彩灯之乡”自贡制作传统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