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人在负重,有人在“划水”。为什么大学生“小组讨论”让人讨厌?
这种从中学就普遍存在的课程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外,给各方都带来了困扰。
——————————
《传播学研究一》的学生王家一刚刚完成了一个精疲力尽的小组讨论作业:一共四个人,其中一个是留学生,看中文文学还不够,更别说写论文了;一个人好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就高高挂起,催他动起来,在总结里翻来翻去,做一个格式混乱的PPT。最后的作业“大头”落在了王佳宜和另一个女生的肩上。他们不得不完成论文的主体部分,“温柔地”督促同行并“收拾烂摊子”,筋疲力尽又无可奈何。
王家一感叹,小组讨论是一个让你提前看到残酷社会现实的项目。多做几次就会发现合作并不顺利。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贡献。总有人心安理得地划水,即使什么都没做好,也能拿到一样的分数。“从大一到现在,小组工作教会了我最多的,就是如何抵制和别人撕扯”。
纵观今天的学生时代,“小组讨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转到知乎的“小组作业”这个话题,一张饼状图非常醒目:小组作业中学到的东西,5%是与他人合作的技能,15%是新知识,35%是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45%是对他人的不满。
小组作业的操作模式往往是根据选定的题目自由组队,或者将教师分组,讨论后再形成作业,并进行汇报和展示。这种从中学开始就很常见的课程形式,旨在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意外,给各方都带来了困扰。
总有人“划水”?个人特质和团体认同是主因
刚入职一年的黎姿发现,在职场中,团队合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一个人工作是没有用的,这一点我下班后深有体会”。黎姿认为,高校教师之所以采用小组讨论,除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外,更是为了锻炼合作能力。“在工作组里,我有时会遇到效率低的同事,这让人很焦虑,因为流程卡在他身上,无法推进。”黎姿感慨地说:“可能他就是大学小组讨论里那个懒‘划水’的。”
广告专业的江涛详细列举了他在大学四年里遇到的“划水”队友的类型:成绩不好、不在乎成绩的;在意结果,却认为群内有可靠的人可以“搭便车”;内向,不熟悉其他成员,没有积极的表达欲望;会做任务,但从不主动,甚至有些敷衍了事;我自己什么都擅长。一旦我加入了一个团队,我会尽最大努力摆脱它.当我提到我的“划水”队友时,江涛很无奈。“只要有一两个这样的人,整个队伍的战斗力就会大大降低。显然,这个团体的工作和成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他们为什么不在乎?”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助理研究员张小磊博士指出,小组讨论是大学课程中常见的教学形式,本身没有问题。它符合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即采用提高生产力的分工协作模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团队合作的一个核心意义,或者说团队合作,就是让每个人的时间价值最大化。”
然而,并非所有的小组讨论都符合理想的合作模式。对于“划水”和“搭便车”的现象,张小磊博士认为可以从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比如在个人层面,团队成员可能对课程本身不感兴趣,缺乏内在动力;也有可能是技能和挑战不匹配,因为任务太简单,投入不了精力,或者是因为挑战太大,感觉不到焦虑而放弃。“当他们不能从事物本身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时,他们就会失去投资的意愿”。
从群体层面看,“划水”行为的群体讨论涉及到组织行为中的“社会游手好闲”现象。
社会游手好闲指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当个人在群体中工作时,他们不像单独工作时那样努力工作。群体的出现分散了责任,个人投入和群体产出的关系模糊,因为结果不能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人。
另一种可能是团队成员本身对团队组织缺乏认同感,从而影响工作投入,不愿意为团队的最终结果做出努力。因此,团队领导角色和团队体系非常重要。张小磊博士建议:“如果小组设计一些好的团队建设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认同感,增加他们的投入,也可以适当减少‘划水’现象。"
目标不同,“求同存异”是王道
金融专业毕业的张杨,在大学——佛学系对小组讨论只有一个态度,“这个小组工作肯定会失败,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了”。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理念,在小组讨论中,张杨总是习惯于扮演跟随者的角色,从不主动当组长,也从不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因为提出建议后工作就是自己的了。
“建议一般都会与组长的想法不一致,这样组长可能会想,你提建议为啥你不当组长”。张杨总结,小组讨论中,有的人想得高分,有的人只想及格,不同的想法在一起,小组分数却一致,明显对想得高分的人不利。当不同想法的人被迫组在一起,“划水”就容易出现,“尤其是当你的室友或哥们儿不干活,情况更尴尬,出于情面你也要带一下”。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副研究员夏翠翠说,学生时代的小组讨论一定程度上和职场合作存在差别。职场的小组合作中,每位组员的既定角色和职责十分明确,而学生时代的小组讨论,最多区分出组长和组员的角色,每个人具体做什么、任务有哪些,都需等待小组成立之后才定义,这会导致组内权责不清晰。“这也许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也可能导致一些冲突”。
小组要共同工作,就需要一个共同目标。小组讨论存在的挑战,在于有时候共同目标较难达成。夏翠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内部需要作出妥协。“或许我们的目标真的不一样,但在小组内无法强迫对方和自己价值观相同,这时,求同存异、解决冲突就格外重要。可以尊重彼此的目标,接受彼此的贡献部分,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协助双方达成各自的目标。”
互相理解,尊重表达,掌握合作关系的“度”
“校园小组讨论的一个特点,还在于同学之间的私下关系也被包含其中,这也有别于职业化的工作氛围。”张晓蕾指出,有时候学生在合作中,对关系的考虑会多于对工作的把握,这对于组内角色分工、领导者能力、教师培养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杨灵感慨,自己有时候作为小组组长,由于组员的不主动,自己常常为提高效率,以一己之力扛下全局。“意见提得太多,对方内心可能会觉得我一直在否定他,容易把关系搞僵。”
杨灵总结,在小组讨论中开诚布公,掌握好人际交往的“度”非常重要。在最初大家不熟悉的情况下,指出问题容易被认为是针对“人”的,是“对我有意见”。“可以在小组讨论前定一个合约:合作期间的任何谈话都是基于观点本身,不是基于个人评价,有啥说啥。观点碰撞更能激发小组的创造力,在这个共识之下,就会有一些高质量的合作产生。”
社会学专业的陈初心则有一套统筹小组讨论的“独门绝学”。每次讨论前,作为组长的她会提前把任务划分、完成时间都一一说清楚,然后再让组员们认领角色和任务。尽量分配得公平合理,时间也预留出修改的余地。
陈初心说,其实大多数同学都有基本的责任心和自尊心,完全躺倒不干的人占少数,“针对问题,我会礼貌并直接地指出来,大多数人还是会配合”。对于确实不上心的人,陈初心也有办法——不给他们分配核心任务,只干点简单的活儿,如资料整理、PPT制作等,“不闲着就行”。真正核心的工作,如论文大纲、成文和报告展示,需要留给有一定能力且认真负责的同学一起合作。“放平心态,让每个人在合适的位置发光发热,你的心情就会美好很多。”
“组内冲突与沟通有关,在面对不满、生气的情绪时,组长和组员应当注重解决冲突,而不是直接让关系破裂。”夏翠翠建议,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长可以在尊重每个人的基础上,通过对组内成员个人意愿、个人所长、分工等方面的考虑,思考哪些资源是可利用的、可推动的,以智慧的方式去处理组内的复杂人际关系及互动。
除此之外,小组讨论模式也要求学校和教师在过程中体现教学公平。夏翠翠认为,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之初考虑清楚:任务是否适合做小组教学,为什么让学生做小组讨论,要锻炼学生的哪些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大家自由组队,要求小组呈现任务分工表,量化考核指标,还可以把分数分为小组分和个人分两部分,对组内贡献较大的同学给予更高的个人分。
“这样不打击目标更高的同学的积极性,同时让想‘划水’的同学没那么容易搭便车”。张晓蕾也建议,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在“组长选拔-组员双向互选-挑选课题-团队建设-奖励设置”等多个流程上花工夫,并强化大家的组间竞争意识和组内合作意识。
“每个人都能够投入其中,在小组学习时发挥和贡献自己,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在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去表达。”夏翠翠认为,这或许是相对理想的小组讨论模式。
余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