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减”构建基础教育“新生态圈”
“双减”政策实施四个多月后,学生、家长、老师的感受如何?日前,记者走访了上海多所中小学,发现学期已过半,变化正在发生。随着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是学校专业服务能力和多元化资源供给能力的逐步“双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通过建设高质量的运营体系、优良的免费在线学习服务、推行“全员导师制”和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校园主阵地的作用得到加强。
“双还原”的接力棒从微观层面出发,煽动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努力构建以育人为中心的“新生态圈”。
设计好每一份作业
“作业少,乐趣多!”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四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尚晨说,很多学生都有这种感觉。
然而,在不那么精细的作业背后,是老师们用“绣花”功夫进行的一场“硬仗作业战”。九亭四小教师以“三级跳”形式设计弹性作业,用“友谊提醒卡”区分作业难度,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让学习困难的孩子“吃饱饭”,让学习不费力的孩子“动脑子”,让有余力的学生“跳起来”。跨学科作业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作业,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课堂,探索饮食文化、自然历史场馆、历史古迹、家乡美景等。开放实用的作业策略延伸到所有学科,融入到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中。
小作业,大文章。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诊断、评价和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作业管理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领域,也是学校落实“双减”主体责任的应有之义。设计好每一项作业,都会带动学校内涵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力,考验教育者的专业素养。
在上海市杨浦区三门中学,一套围绕作业的反馈、引导、点评机制成为减负增效的“利器”。该校教学负责人刘瑞花表示,本学期,绝大多数学生可以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完成一天的大部分作业,尤其是老师的个性化指导,让“问题从未离开学校”成为现实。“学生午休半小时,下午课堂效率明显提升,这也是‘双减’释放的红利。”
据了解,上海一直非常重视作业设计。2018年“作业研究”成果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上海先后出台了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手册、初中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手册,推出了一系列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相关措施。结合“双减”新要求,上海在运营设计和运营指导上持续发力。近期将出台《校本作业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以基层应用为重点,突出教师可操作性,培训全体员工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要充分发挥作业在教学中的各种功能,让学生在作业中有愉快的体验,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锋告诉记者。
线上有名师,线下有导师
本学期,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六年级的孩子们有了一位“签约”导师。如果找导师有困难,如果有困惑,会补充班主任的工作。导师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个体需求,为“结对”学生提供陪伴关怀和精准指导,缓解学业压力,提升他们的
这是上海在中国的第一个导师制。此前,整个导师制已在上海12个区的186所中小学试点一年。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实现了初中各年级、中小学重点年级全覆盖,目标是“每个学生都有导师,每个老师都是导师”。为配合整个导师制的推进,上海积极开展专业资源开发和培训研究指导,发布《师生关系指导手册》 《家校沟通指导手册》 《作业命题指导手册》,同步实施市级种子教师培训,启动区、校全员教师培训。
上海市委教育卫生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敏慧表示,全员导师制是上海落实“双减”政策,充分发挥教师育人“引路人”作用的重要举措。旨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形成合力育人,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线下有导师,线上有名师。今年9月,“上海天空课堂”推出升级版,新增栏目《名师面对面》。优秀的教师通过电视屏幕和在线讲座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回答问题。栏目背后,是由上海市400余名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双师型”团队教师组成的超级“名师日团”——志愿者团队。
这位优秀教师的“云共享”倡议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普遍报道称,丰富的在线资源经过“双还原”,成为个性化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宝库”。截至目前,《名师面对面》栏目累计受众已达354.3万。
当教师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回归校园。目前,上海正依托紧密型学习群体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促进优秀教师有序流动,构建新的更紧密的教学共同体。这一切都围绕着更加关注学生,服务于他们差异化的教育需求;聚集更多优秀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无论是线上“永无止境的课堂”,还是线下“全员导师制”,上海都希望通过标本兼治、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盘活校内外资源
放学后去哪儿?“双减”后,上海中小学提供了课后服务的鲜活样本。
教育部“双减”学校直报系统数据显示,上海100%的义务教育学校都提供课后服务;参加学生达132.5万人,实现愿留尽留全覆盖;所有学校都能做到每周5天、每天不低于2小时。这些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
一区一策、一校一方案,课后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上海市梅园中学在课后服务中以“走班制”形式,为学生提供鼓乐、健美操等体验课程,学生根据兴趣报名,每学期轮换,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开发建设“校园微信课后服务智能平台”,学生每月在平台自主选课,生成“一生一表”。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中小学课后服务主要由本校教师承担,94.1%的教师投入到课后服务中,展现了担当和作为。上海市教委鼓励区、校探索教师弹性上下班、调休、提供晚餐便利等人性化措施,并在财政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确保参与教师劳有所得。
为丰富学校课后服务资源,上海不断盘活校内外资源,征集各类素质教育类课后服务在线课程。经专业评估,已有337家机构(单位)的985门艺术、体育、科技等课程(含活动)入围首批“上海市素质教育优质课程项目资源”,面向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费开放。
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需要强有力的支撑体系。教师资源不足,上海鼓励各区建立助教队伍,整合退休教师、志愿者和其他有资质的专业人员作为课后服务补充力量。上海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也主动与区域内学校“手拉手”开展课后服务。初步统计,上海各区学校的课后服务共引入11414名退休教师、社会专业组织、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等专业力量。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五育活动日”覆盖区域内中小学。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送课进校园”,每周向约5000人次学生提供100余门公益性课后服务课程。与“双减”前相比,课程设置增长50%以上。
坚持立德树人,盘活、整合校内外资源,校社联动、馆校联动的“育人”大格局正在形成。上海年内还将推出“上海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以共享、开放、协同的新形态,联手校内外共同规范并探索面向青少年全面发展需求的课后服务优质教育供给。
“双减”之下如何“增”、怎样“强”,能否创新手段、提升能力,将“双减”作为撬动基础教育变革的抓手,构筑全社会合力育人的“新生态圈”——挑战才刚刚开始。
(本报记者 颜维琦 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