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厦门大学:释放科技队伍创新潜力

作者: 2022-02-22 浏览:

原标题:释放科技团队创新潜力

距靶30厘米可杀灭新冠肺炎和细菌,灭活率分别为99.93%和99.99%,无臭氧、无残留、无衍生毒物。近日,由厦门大学研究团队研发的首台最大光功率5瓦的超快速手持杀毒仪在福建省疫情防控研究成果推介会上正式亮相。目前,该杀毒仪已应用于冷链物流、公共交通、家居生活等需要查杀病毒的场所,帮助防控疫情。

近年来,厦门大学逐步形成了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自觉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的重任。

搭建高端创新平台

“接触前沿技术,跟随顶尖学术“大拿”,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我的实验室很棒!”厦门大学工程师代斌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材料楼微纳加工洁净室操作原子层沉积系统(ALD)时感叹。他正在操作的ALD系统可以精确控制薄膜生长,薄膜厚度可以达到原子级,薄膜光滑、均匀、重复性好,已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光学薄膜、纳米技术、催化工程等领域。

代斌口中的实验室是嘉庚创新实验室。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建成亚洲第一个无噪声实验室,配备聚焦离子束(FIB)等多项精密设备,启动了1000多平方米的微纳加工中心,可支撑半导体、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涵盖低碳能源、燃料电池、先进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共有45个科技项目和研究团队入驻.作为福建省首批四个省级创新实验室之一,以攻克“瓶颈”技术、落地产业化成果为重点,嘉庚创新实验室正在不断推进能源材料领域战略科技平台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能源材料领域的“科技加速器”和“产业引擎”。

目前,厦门大学已建成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产教融合创新国家平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综合研究平台和90多个其他省级平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承担重大项目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储备和物质条件,成为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隐形斗篷”或能实现?近日,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课题组与包教授合作,发现用三氧化钼制作隐身器件,可以达到超材料所达到的隐身效果。这意味着隐身器件的制造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未来制造隐身器件的门槛将大大降低。科幻电影中描述的很多情况都有望在现实中出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纳米光子学》上。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液体门控技术负责人侯旭也在努力让科幻变成现实。几天前,他刚刚受邀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前瞻性文章,讲述了新兴的仿生纳米流体在未来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技术中的巨大潜力,这是对科幻电影中“脑机”以人机结合的方式增强人类能力的探索。事实上,早在六年前,侯旭就首次提出了“液体浇注机制”的新概念,它

近年来,厦门大学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培育科研软实力,推进科研评价改革,强化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分类科研评价,有效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释放科技团队巨大创新潜力,鼓励源头创新,积极探索推进原始创新的“厦大方案”。

此外,厦门大学正在积极探索建立“项目组织发起项目过程管理平台,孵化产业转移转化”的全链条、全过程科研管理模式,不断完善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全链条协调机制,优化科研管理部门结构,强化项目过程管理,构建符合科学规律的成果转化体系。 促进科研工作将科学问题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从源头上提高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紧跟国家重大战略

透过病毒免疫的微观世界,看宏观世界,思考全球人类健康问题。这是厦门大学夏宁绍教授孜孜不倦的科学追求。

面对疫情,夏宁邵教授团队勇挑重担,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并获批上市。现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我们开发的鼻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通过了国家医疗产品管理局的紧急批准,获准进行临床试验。成为中国新冠肺炎疫苗研发五大技术路线之一,为打赢疫情防控战争提供了厦大科技支撑,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

近年来,厦大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迫切需求,精心策划了一批具有厦大优势和特色的重大项目。"从事航天事业应该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厦门大学校长张荣说。不久前,厦门大学研制的“嘉庚一号”火箭在西北大漠无人区试飞发射场点火升空,也为厦大报国贡献了一份力量。(记者马跃华通讯员欧阳桂莲)

> (责编:温璐、吴楠)
THE END

相关资讯

欧陆平台-网站|首页
国际古地理学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
今日开笔!陕师大连续16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彩灯之乡”自贡制作传统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