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以研促教

作者: 2022-03-22 浏览:

原标题:“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通过研究促进教学

河北省滦州市第四实验小学的老师在下午放学后指导学生练习计算机编程。新华社

在福建省晋江市第十实验小学老师的幼儿看护室,老师在幼儿园后给孩子讲绘本。新华社

“本研究就是要引导教师形成数学概念教学范式,实现数学概念从‘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变,让‘冷美’激发‘火热思维’,让学生跳出‘刷题’的怪圈。”

2021年底,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中,厦门一中王妙生老师的《概念:数学教学永恒主题》一书获得二等奖。在他口中,“想不到,想不到”的荣誉,“头发稀疏”的背后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积累”——。在19年的高中班教学期间,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部,合著6部,作为核心成员主持或实施包括3项国家课题在内的16项研究。

“做研究”不再是大学教授和教育研究者的专利。这几年,尤其是“双减”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老师投身其中,一个课题一个课题,一点点灵感。他们在教学科研的舞台上发挥才华,展示水平,总结规律,提炼方法,为课堂提质增效贡献智慧。

1.反思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从“知”到“信”再到行动,哪个环节是让思政课“真正有效”的关键?“双降”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思政课老师陈明卿的心头。每周她都会带到团队里交流分享——。这是一个由小学、初中、高中不同板块的16位老师组成的三年学习共同体。他们会共同发现问题,申报课题,“攻关”。

“所有的话题都来自实践,”陈明卿说。加入上海市“双名工程”的“重点工程”团队后,他和团队成员研究了“高阶思维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策略”。为什么会想到学习「高阶思维」?“在思政课上,学生们学了很多理论,但我们也发现,学生的死记硬背和‘真信仰’是有距离的。如果只是用心去了解,课堂上的互动和提问质量不高,就很难唤起学生的真实感受。如何弥合这种距离?我们尝试引入高阶思维,让学生学会在比较中分析,在价值冲突中鉴别,在实践中创新。”

我做过讲座,上过课,讨论过,吵过架.陈明卿描述了“学习共同体”中的思想碰撞。有一次,我们在讨论如何在中小学思政课上讲爱国主义的时候,队里初高中老师共同用了一个案例——《关于爱国主义的三个问题》,比较适合哪个板块?从反馈来看,初中课堂的效果好于高中。“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能主观地认为教高中一定‘难’到初中,而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认知起点。“高阶”不一定是高等级、高难度的知识点,而是高于学生的认知起点,这才是有效课堂。”

通过做项目和课题,我对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这也是云南会泽县王印高级中学教师赵庆准的感受。作为特岗教师,他来到这个滇东北的小县城教书。在学校的推荐下,他加入了一个由云南“万人计划”老师发起的工作坊。“作坊里的前辈都是教学人才”。

讨论中,让赵庆准印象深刻的一个词是“课程创设”。“我从来没听说过

赵庆准说,“比如前两天我讲圆的方程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们回去测量附近的桥和水面的宽度,引导他们思考:如果水位下降一米或者上升一米,水面的宽度会有怎样的变化?怎么建立坐标系解决问题?”他说,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问题情境、生动的事例和实践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2.搭建平台,教师个体经验走向“大家共享”

选择60所“研究课堂”实验学校,启动120个“研究课堂”和60个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专项.“面对‘双减少’的新要求,作业和课堂教学要实现‘双提高’。”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谭介绍,去年10月全市启动的研究班项目申报,是通过构建基于教学体系重构的新型课堂教学——“研究班”,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学业评价进行必要的整合,以达到改变课堂质量、促进学科教育、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教学改革总目标。

“有时候发现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教很多年,如果逐渐地

‘没有问题’了,他的专业水准实际上是下降的。如果越教越觉得有差距,觉得不少维度还没处理好,自然而然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科研课题。”陈明青说。

   “近些年我们旗老师们的科研意识比原来强了很多,氛围也浓了, 他们会自主申报一些自己的小课题,还会参与兴安盟、自治区级课题,甚至国际级课题或专项。”内蒙古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金辉介绍, 中心不但参与教师立项课题、按程序举办开题报告会, 也参与中期的跟进检查、督促指导,并引导教师把课题做实、做好、 做出成果,还会在结题后帮助教师提炼梳理,形成可供推广、借鉴的范例。

   杨金辉坦言,“双减”后,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精心设计作业和考试,为教师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考课题。“我们发展中心的英语教研员 带着来自全旗多所学校的七八名优秀教师申报了‘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自治区级课题,立项后在 积极开展具体研究,目前已经设计出一些样例作业模板。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多年摸索总结的‘3-2-1’教学法,通过实验对比其他同型班教学,教学质量确实有明显提升,目前已经推广到全旗6所学校。”

  3.强化保障,让回归教学本质的研究多起来

   “中小学教师发表的论文中,探讨最多的是各学科教学方法策略问题,其次是德育工作。”吉林省通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语晗对近年参与市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88篇论文作了统计,发现其中有52篇探讨的是各学科教学中常见的实践性问题。“与课程改革初期更热衷关注新理念、新方法不同,这可看作是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科学理性的一种回归。”

   “‘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实际具有的指导、分析和解决具体教学实践中各种矛盾问题的能力,而好的教学论文能体现教师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也是能科学完整、具体精细地反映其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的方式。”高语晗认为,近年来各级中小学教师培训普遍缺乏指导教师规范发表学术成果的内容,“各级教育科研部门应帮助指导基层学校强化规范化管理意识,倡导广大教师在正规的教育类刊物上发表学术成果,并建立科学的科研成果管理流程,开展规范、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教师的教育教学保持不断探索、追求科学真理的‘本真’状态。”

   “希望能给予有志于科研的中西部基层教师更多经费、专家资源支持,并让做出成果的老师更有荣誉感、获得感。”杨金辉说,做教研本身对教师来说是个“长跑”的过程,不能期待短期出结果,需要不断寻求方法,需要通过讨论、交流获取灵感,需要坚持不懈的劲头,还需要有理论功底、较高的站位格局、梳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报记者 周世祥)

(责编:郝孟佳、马昌)
THE END

相关资讯

欧陆平台-网站|首页
国际古地理学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
今日开笔!陕师大连续16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彩灯之乡”自贡制作传统宫灯